支付密码器:为个人支付安全保驾护航 | ||||
| ||||
支票是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之一。但在2007年7月之前,支票在我国基本只能在同一城市范围内使用。在区域间经济往来中,人们只能选择汇兑、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甚至现金等支付方式。
6月25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全国范围内上线运行,这套系统的运作,意味着银行支票告别了同城范围使用历史,客户签发的任何一张支票可以在我国境内任何地区使用,真正实现了“一票在手,走遍神州”。有了这套系统,收款人可以接受异地支票,收款银行收到收款人提交的异地支票后,通过影像交换系统将支票影像传输给付款银行,实物支票在收款银行被截留,不再返回付款银行。付款银行收到收款银行的支票影像后进行核验,通过后予以付款。
脆弱的银行内控机制
近年来,全国发生多起利用支票进行银行诈骗的案件,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这些恶性诈骗案发生的主要因素,源于不法分子利用管理及防伪技术漏洞,或内外相互勾结,以伪造印鉴、篡改支付信息等方式,盗用大量企业用户的账面资金进行非法转账。
在对近年来100个银行如何被骗的故事的学术解读中,北京大学金融犯罪学研究专家白建军博士发现,60%属于内外牵连型诈骗案件。白建军指出,这60%的内外牵连型诈骗案件所造成的损失占88.8%。在内外牵连型犯罪中,内外勾结类诈骗所造成的损失最大,占损失总金额的79.6%。研究还表明,“家贼”和外贼勾结的得逞率高达91.7%,而纯粹的外贼作案得逞率仅为32.5%。
为了防范“家贼”,有关部门对金融机构主要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都进行审查,这些审查除了专业技能的考核以外,还包括对这些人员的背景的调查。但审查制度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关学者在北京、深圳两地的7家银行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218名银行从业人员,调查结果显示:对银行人员违规倾向影响最大的不是对犯罪信息普遍性的感受,也不是银行内控不严,而是个人主观因素。
在每一起银行大案发生后,监管部门和相关的银行都会发布一系列新规章和规定,试图提高银行业和该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但是这些急来抱佛脚之举并不能从根本上防止银行大案的再度发生。显然,防范大案的发生已经不是简单的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问题。
科技铸造全面安全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颁布了支付密码系统的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标准。2002年,人民银行进行了通用性支付密码系统的测试,包括航天信息在内的十八家厂商通过了通用性业务测试。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全面启动,支付密码器系统应运而生。
支付密码器系统由银行端的后台核验系统、前台管理系统和用户手中的支付密码器三部分组成。用户签发支票时,使用支付密码器根据出票人账号、票据类型、票据号码、票面的金额及日期等关键要素,计算出一组16位的密码数字。算出的支付密码与票据上的关键要素均密切相关,任何要素的改变都不能通过核验,彻底杜绝了因伪造印鉴、涂改票据内容给银行和存款人的票据结算带来的资金风险。
除安全之外,支付密码器还能带来一系列的好处。以往银行传统业务是以客户的预留印鉴作为法律依据。然而由于银行手工验印标准难以确定,主要凭操作人员的经验,致使工作效率难以提高,而今由于支付密码的安全性、防篡改功能,使得银行在确认支付密码之后,可以立刻付款。相对于传统的票据交换模式,通过在支付密码保驾护航下的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企业资金跨地域可以实现“瞬时”到帐,极大的缩短了企业资金的在途时间和企业人员办理业务的时间,从而加速了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资金流通。支付密码使用的是电脑自动核验,准确率达到百分之百,客户不必担心由于印鉴模糊不清或人工核印误差而导致不必要的“退票”。同时,如航天信息Aisino SZM25-A支付密码器可保存256笔签发记录并可设置最大签发金额,企业主管可以随时对新发生的上百笔票据签发记录按照账号、时间等要素进行查询,便于领导掌握财务动态等等。
新兴技术手段对银行和企业所产生的效益显而易见。
个人支票的推广和社会诚信体系的促进
目前在我国,普通人群的资金管理方式已经从最初的一本存折压箱底过度到了一个钱包数张卡的阶段,信用卡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理财观念,方便了资金的流通。然而信用卡也具有额度有限等局限性,在涉及到买房、买车、购买基金等大额资金流通时尤其不方便,支付方式往往是从一家银行取出大量现金,再到另一家银行缴付,这种“现金搬家”现象即使将ATM自动取款机每天取现额度提高到两万元也解决不了,同时也不利于大量现金的安全。
相对于信用卡的5万元额度上限而言,个人支票和银行本票单笔支付金额更大,手续费更便宜、适应范围也更广泛。但由于受个人使用现金的偏好、社会信用环境和宣传推广力度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个人使用支票的业务量并不大。个人支票在使用范围上主要存在使用习惯和签收商户网络太少的问题,而主要原因是后者。在试行推广个人支票的广东省各银行,一年多来只签发出100多张个人支票,究其原因倒不是个人不习惯用,而是商家在无法确认支票真伪的情况下不敢收。
这一切在支付密码器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推广之后将会有极大的改观。日前,在央行发布的改进个人结算支付服务措施中,推广个人支票和银行本票排在了突出位置。目前支票业务每笔收费仅1元,价格相当低廉,央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重新调整和制定商业银行服务价格,通过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支票业务发展。与此同时,为扩大转账结算,减少现金使用,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多项引导个人支票业务发展的措施。包括通过落实账户实名制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支票受理环境,培育社会公众使用支票的支付习惯;大力普及支票全国通用的业务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支票全国通用的认知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居民个人在主动付款领域使用支票,如缴纳水、电、煤气、电话、学费等费用;逐步简化和放宽个人签发使用支票的条件和手续,方便个人使用支票;央行也将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前提下,逐步放宽和简化个人签发使用支票的条件和手续,方便个人使用支票。
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营业部电子银行和结算部负责人表示:“支付密码这一先进技术,是金融信息化、电子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支付密码的推广将大大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完善,在这一过程中,银行将和媒体、社会、厂家等共同努力,共同宣传,让更多的企业及个人尽快使用支付密码业务,为社会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支付结算环境。”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